【澳門導報】莫高探秘 原來敦煌石窟是這樣建造起來的(六)

澳門導報官網澳門導報 发布时间:2019/12/26 点击数:

原創: 杜永衛

(之六)

編 者 按

敦煌石窟有無窮的奧秘,自一九零零年藏經洞發現以後,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寶庫蜚聲海內外,吸引了無數的人們前來探索他的奧秘。本篇作者杜永衛先生,在敦煌學習、研究、探索石窟四十年,對石窟彩塑、壁畫的臨摹複製以及文物修復都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請讓我們跟隨他的這篇文章,瞭解一下敦煌石窟是怎麼建造起來的。

如希望閱讀全部連載,請瀏覽本報網站www.am-zm.com 史藝與國風/技藝傳承欄目

起稿、上色、描線

壁畫製作的程式分起稿、上色、描線三個階段。首先用加土紅色漿的墨斗彈出畫面佈局的分隔定位線;採用土紅劃線而不用墨線,是為了著色後不至於透出定位線以影響畫作的藝術效果。在一些褪色的壁畫中,至今可以看到當時用墨斗彈下的土紅色長線。

起稿,是壁畫創作的最初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古代畫工或依據佛經或依據範本創作,都須從起稿開始。起稿分徒手起稿、刺孔起稿、複寫起稿等多種方法。

徒手起稿:即依據佛經憑藉形象思維的想像力,或參考樣本直接用淡墨線或土紅線在牆壁上畫出造型的輪廓;淡墨線或土紅線作為底線便於畫錯後可以疊加修改。莫高窟249窟窟頂北披的這頭奔牛回望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是畫家最先勾勒的土紅線稿。

刺孔起稿:敦煌藏經洞發現的畫稿當中,有一類較為特殊的壁畫稿,即專門用於複製壁畫的“刺孔法”紙本畫稿,這種刺孔複製手法是中國古代繪畫技法之一,即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中所稱“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其多用於古建彩繪中的有規律的周而復始的連續圖案,但也偶見在人物畫上應用,如藏經洞出土的說法圖粉本即是刺孔的畫稿。

這種刺孔取稿的具體方法是:在畫稿中的凡有造型的輪廓線上用縫衣針密集地刺上許多小孔,然後將畫稿暫時固定在壁上,用一個包裹有紅土的布包沿刺孔輕拍,將紅土粉末拍入刺孔內而留在牆壁上。當取下畫稿後,這一個個小點就形成了線條,然後沿著這些點線用淡墨勾線,便有了清晰準確的造型,接下來就可以著色。

複寫起稿:這種起稿方法是,在畫稿背後塗上紅土,然後固定在預先設定好的牆面位置上,再用一個削尖的木棍沿畫稿正面的線條用一定力度描印,這樣,畫稿的造型便印在了洞窟的地丈之上,如同複寫紙的使用方法一樣。然後沿著複寫出的土紅線用墨線描出造型,而後再敷彩著色,完成繪畫。

起稿完成後,進入著色階段。著色的第一步是先染底,將有些需要深下去的造型先用墨色或土紅等染出來,如從人物面部和肉體開始,由淺入深染出層次,然後再填上色彩。填色完成後,再在色塊上層層深入,利用分染、疊染、暈染、罩染、點染等技法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濃淡相宜。完成賦彩後進行描線,線描以墨線為主,在肌膚部位有時也用與肉質接近的赭石或土紅進行勾勒。此時就算定型了。

莫高探秘(一)

莫高探秘(二)

莫高探秘(三)

莫高探秘(四)

莫高探秘(五)

莫高探秘(六)

莫高探秘(七)

莫高探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