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莫高探秘 原來敦煌石窟是這樣建造起來的(一)

澳門導報官網澳门导报 发布时间:2019/11/14 点击数:

原創: 杜永衛

(之一)

編者按

敦煌石窟有無窮的奧秘,自一九零零年藏經洞發現以後,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寶庫蜚聲海內外,吸引了無數的人們前來探索他的奧秘。本篇作者杜永衛先生,在敦煌學習、研究、探索石窟四十年,對石窟彩塑、壁畫的臨摹複製以及文物修復都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請讓我們跟隨他的這篇文章,瞭解一下敦煌石窟是怎麼建造起來的。

敦煌石窟是如何建造的,是人們常問起我的一個問題。由於本人曾長期在莫高窟工作,一直從事彩塑臨摹研究,也從事過壁畫臨摹以及石窟文物的重修和修復工作,加上多受教于前輩和同事,對這個問題或多或少有一些心得。

敦煌文書中有一篇《營窟稿》,記述了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需要經過整修崖面、開鑿洞窟、繪製壁畫、塑造佛像、裝飾窟檐等程式。另從其它一些間接和零星的文獻記載中得知,石窟的營造者主要由窟主(石窟的主人)、施主(出資人)、工匠三方面組成。而作為石窟建造的具體創作者——工匠,按照工種不同又分為石匠(打窟人)、泥匠、畫匠、塑匠、木匠等。一座洞窟的營造時間,因洞窟規模大小、窟主經濟實力等因素,小則一年半載,大則兩三年不等,而數十米高的大像窟,則需用四五年時間才可能建成。通常,一座中型石窟的壁畫塑像製作時間,根據文獻反映為三個月到半年。

敦煌石窟坐落於河西走廊西端,其包括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縣境內的榆林窟、小千佛洞、東千佛洞;肅北縣境內的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玉門市境內的昌馬石窟。因這些石窟的藝術風格與該地區最大規模的莫高窟同屬一脈,且在古代均為敦煌郡所轄,故統稱敦煌石窟。以下內容主要針對莫高窟進行論述。

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城東南方二十五公里的一個古河道的斷崖上。是在一個坐東向西,南北長約一千六百米,高十至四十多米之間的斷崖上開窟造像。經過一千多年不斷開鑿,最終形成了大規模的造像內容豐富的如同蜂窩狀密集的佛教石窟群。為了有效利用崖面和使人們禮佛方便,石窟開鑿逐漸分為上、中、下三層,也有達到四層、五層的。最早的洞窟開凿在崖面中段的中層,比如現存最早的北涼、北魏時期的洞窟,均集中在中部的中層。以後的時代,逐漸向左右上下擴展。由於崖壁面積有限以及勞動條件的制約等因素,在前代洞窟占滿崖壁的情況下,出現了後代“見縫插針”開鑿洞窟的局面。雖然每個時期的洞窟不一定集中在一起,但仍然有一定規律可循,為今天的考古斷代研究提供了方便。

未完續待 請關注下一期)



莫高探秘(一)

莫高探秘(二)

莫高探秘(三)

莫高探秘(四)

莫高探秘(五)

莫高探秘(六)

莫高探秘(七)

莫高探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