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詩 語言 世界(五)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数:

世賓


拾伍

       對於詩人來說,這世界是隱匿的,被遮蔽的,還未向我們敞開,還未被詩人建造出來。


       這世界存在於兩個維度:一個是詩意的維度,一個是詩性的維度,它們對應詩與詩歌。詩和詩歌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常常統稱為詩歌。詩是詩意的,而詩歌則是詩性的。詩性的詩歌必然觸及到現實,詩是超越當下的,指向存在,具有一種純粹性和神聖性的特質。


       古典時期,這種劃分並不明顯,世界處於隔絕和大一統之中。中國的自然精神和儒仕精神便統領了詩寫的二千多年歷史,自孔子以來到20世紀初;歐洲從神和英雄的敘事,到伴隨神廟坍塌——當人成為歷史的主角浪漫主義的崛起,詩人依然相信一個不被破碎和黑暗侵蝕的世界。但進入現代主義之後,完整的世界遭遇了工業的高速發展和資本帝國主義、專制主義的摧毀,世界面臨著文化的重建和面對普遍創傷的修復問題。這就為詩歌世界開闢了兩個建設的維度。


拾陸

       我們可以像歷史中無數隱匿的偉大天才一樣消失在時間的虛無裡,或者像所有高人、聖徒、大德高僧一樣沉寂在孤燈野火中,但由於我們生活在俗世裡,在世俗世界裡,我們不可能去面壁,或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修行,並去保持不被外界侵蝕的心;我們必須依靠語言來構築一個世界,洗滌和澄清我們的靈魂,在寫作中獲得生命的力量。事實上,寫作就像出世者一樣建造一個山野或寺廟的空間,保存著與現實保持精神敵意的靈魂;或者保存一個抵達更高世界的靈魂。因此我們寫詩,建造一個有力量的,具有超越性和神聖性的空間。


拾柒

       艾略特在《個人與傳統》一文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詩歌不是感情的放縱,而是感情的脫離;詩歌不是個性的表現,而是個性的脫離。”即是說,詩人由某些具體事物喚起的個人情感、情緒和他的個性表達在詩歌中並不具有多大的價值;在同一篇文章中,艾略特說:“詩人的任務並不是去尋找新的感情,而是去運用普通的感情,去把它們綜合加工成為詩歌,並且去表達那些並不存在於實際感情中的感受。”


       他的觀點和海德格爾有異曲同工之妙,海德格爾就說過:“詩人的特性就是對現實熟視無睹。詩人無所作為,而只是夢想而已。他們所做的就是耽於想像。僅有想像被製作出來。”他們同樣表述了一個詩人寫作的責任,那就是,詩人的職責就是創造一個區別于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詩性的、詩意的世界。


       當然,這世界與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它是被時代的世界文化或者說被最高文化所照耀,當然它也反過來創造時代的最高文化,它和人類的最高祈禱有著隱秘的關係。但它決不是現實的映射,“詩歌與現實有著古老的敵意”,許多人熱衷於抒發他們被秩序裹挾的日常感受,把個人的情緒當成獨一無二的體驗,那都是誤入歧途的自誇。

(續待)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


詩   語言   世界(一)

詩   語言   世界(二)

詩   語言   世界(三)

詩   語言   世界(四)

詩   語言   世界(五)

詩   語言   世界(六)

詩   語言   世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