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究】文學未來之思考(趙亦倩)

发布时间:2019/08/08 点击数:

學者們在研究人類如何造成了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時提出了“人口過剩說”、“科技濫說”、“消費過度說”、“價值利己說”和“文化危機說” 等如是觀點儘管從不同的側面揭示了生態危機發生的根源,但卻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是“人的活動”影響和改變了客觀世界。然而,人對外部世界所採取的態度和行為往往受制於人對自我的認識和把握,同樣,人通過反觀客觀世界可以發現、審視自我。人通過外部世界對內部世界的再認識使我們看到:生態危機實質是人性危機。河流污染、空氣污濁、洪水氾濫、土地乾涸、沙塵肆虐、生物滅絕…客觀世界是一面鏡子,環境的惡與醜映出了人性的惡與醜。人性的醜在於對物質世界的貪欲。不同於基於人的生命或生活之基本需求而產生的“需要”,“欲望”在內容和形式上是一種主觀性的需求,它屬於心理學範疇,它不考慮現實生活和必要條件,缺乏確定的內容,其本質是無盡的貪婪;不同於“需要消費”的經濟合理性與道德正當性,“欲望消費”像一張填不飽的肚子,其本質是“為欲望而欲望”、其目的非理性使其往往採取不擇手段的方式。可悲的是近現代科技的發達、物質世界的豐富卻成就了欲望,使之所向披靡的滲透到人的價值世界成為了合理性存在。馬克思在論及資本時指出資本家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貪婪使資本家的靈魂異化為“資本的靈魂”,工人也不幸成為一種活的資本,而且這種資本在失去勞動能力的瞬間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存條件。由此看來,資本社會一系列不可調和的社會現象皆根源於由欲望驅使的對利益的追逐使人異化為資本的奴隸。二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大國開始製造“消費就是幸福”的神話,西方社會進入以消費為核心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已被大量消費和追求享樂所支配。由此可見由科學技術帶來的經濟的發展在滿足人們的需求和提供便利的同時滋生了人對物質的依賴和對享受的渴求,更甚者,在市場經濟運行中欲望被合法化,每個人都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參與市場競爭。在當前社會裡金錢成了現代社會的語法形式,貨幣具有在人類社會中從未有過的地位,以貨幣為核心的市場經濟推崇並強化的心理能量是理智和算計,現代精神變得越來越境遇算計,而不是傳統社會所推崇的血統、情感和意願。我們可想而知在理性服務於貪欲去追求物化的理想時人類讓自然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最大奇跡是充分地釋放了人的貪欲,而正是這種貪欲導致了人類對自然發動了一場全面而持久的戰爭。

 在生態危機全球化、各層次各領域都在各顯其能的情況下,文學藝術在這場事關地球命運、人類前途的運動中將如何呈現自己、如何發揮作用呢?筆者認為,在地球生態系統的“精神圈”內,文學藝術無疑是濁世中一道絢麗的光環,使人們如沐甘露般的感受到絲絲清涼。文學藝術始終是滋養人類精神的食糧,風調雨順時如此、危機時代亦如此。曾幾何時人們與詩歌、藝術共生共榮,靠詩歌、藝術棲居於天地萬物之間而不是淩駕于自然之上,而今,在這個人與自然嚴重割裂的時代,藝術亦千瘡百孔。文學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心性的自然流露,很難想像一個被物質薰染了的心靈能夠創造出優秀的文學藝術,因此嚴肅的文學藝術能夠充當起人回歸自然、回歸性德的橋樑。其次,文學的教誨功能使人自發的反省自身,有利於人向自然生成。文學的倫理性質是客觀存在的,文學作品的欣賞過程實際上是受到薰陶和教誨的過程,即我們通過閱讀和理解文學作品而內心產生共鳴從而受到啟迪和教導。  

作者簡介:趙亦倩,文學碩士,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