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思考(趙亦倩)

澳門導報官網澳门导报 发布时间:2019/12/12 点击数:

趙亦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古人對於為師的標準。因此在現代教學中,繼承為師的傳統是必要的。師既然是傳道者,就要首先明確“道”之所在,何為“道”。這是一條很高的標準,從現代專業技術教學的層面講,所有的授課形式屬於“授業”的範疇,即傳授專業技能的範疇。

道,作為哲學概念,最早出自黃帝時期《廣成子·自然經》,與漢字同在,與中華文明同在。《說文》“所行,道也”。道,所行也,事也。道,是中華民族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道的延伸包括人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也就是道德。道德屬於倫理範疇,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中華民族在倫理道德的教育上有著深厚的傳統和經驗,從人與他人、社會的和諧步入到人與宇宙的和諧是符合民族傳統的。孔子的德治主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德治國的濫觴和理論源頭,德治是指運用道德或主要行使道德手段規範人的行為,處理國家事務,調節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群體、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德治的內在精神是愛人,德治的外在表現則是禮。因為德治的基本精神是仁、德治是本著愛人的精神治國,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張與倫理思想史一脈相承的,倫理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根基,儒家的核心是倫理道德,仁者愛人的思想貫穿始終。倫理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它是自然、天然成就的,謂之“道”;順從自然、天然,謂之“德”。禮,作為仁的表現、其價值在於對不同的人施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愛,使尊卑有別,長幼有序而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即“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父慈子孝。作為人子的應“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弟子規》)”,即禮首先反映在父子、兄弟等日常生活和家庭關係中,對父母之孝和對兄長之悌是仁之根本,因此,“親”是中國教育的原點,核心是“父子有親”,講究“父慈子孝”,儒家的思想根源是孝,愛父母。由愛父母逐漸擴大為愛兄弟、愛家庭、愛家族、愛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宇宙眾生。因此倫理的原點應是從“孝親”的人倫做起,如果“孝親之道”都做不好,父母都不敬不愛的話,講再多的熱愛國家、熱愛大自然都是空話,因為我們沒有找到這個“親”、“愛”的根。

當前學校課程體系裡頭唯獨大量缺乏的就是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技能的傳授必須輔以人性、良知的提升,否則技能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物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都來自於人用何等情操對待自他。學生們精神世界的空虛是很可怕的,假如沒有道德倫理的底線,人的言語和行為就沒有了約束力,變得任性和無節制。所以為師者必須認真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努力領會其精神,並努力實踐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解惑”解答的知識既包含專業技能層面的,也包含道業方面的,為人師表是個很高的標準,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專業知識,同時要不斷的提高覺悟、修正言行,以做表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應該認真領會,並且貫徹實踐。